第664章 回援-《大明风流无错字精校版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府衙里鸦雀无声。
    背着手。
    沈烈默默的看着墙上挂着的舆图,沉默了,而历史再一次,与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。
    当初永乐大帝是怎么设计的这条长城防线呐,这长城就是个一字长蛇阵,这京城距边境,最近处不足百里。
    永乐爷难道不知道这一字长蛇阵的弱点么。
    他当然知道,
    可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下,一旦北元大军突破长城南下,围攻京师,则明军集结于京师固守待援…….
    九边明军还有齐备的预备方案可以执行。
    可集结兵马,抄其后路,各部驻军抱成一团,稳步推进,以犀利的火气,大炮将机动性极强的北元骑兵,聚歼于京城之下。
    你的草原骑兵不是机动性强么?
    可是。
    当草原骑兵进了长城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攻城,顿兵于坚城之下,要么四处分兵掳掠,可不管哪个选择都是死路一条!
    将会陷入群众战争的汪洋大海。
    永乐爷的谋划,难道北元各部不懂么。
    那自然是懂的。
    当然也有不信邪的,比如英宗年间那位也先。
    即便是英宗朝,土木堡惨败之后,北元太师也先率部十余万围攻京师,仍旧落了个惨败而归。
    十万兵马,能回到草原的寥寥无几。
    当然。
    后来确实有人干成了,崇祯朝后金那帮鞑子就敢这么干,后金是一棒子有勇无谋的蠢货。
    可架不住崇祯朝那些大傻帽儿。
    更蠢!
    本来应该坚守京城,以及京畿各重镇,等待着九边各镇集结兵马,围歼后金军。
    可崇祯帝偏偏慌了,几十万兵马守个京城也没信心,非要逼着袁崇焕仓促回援,进退失据。
    而后。
    还把动作迟缓的袁崇焕杀了。
    “宣府……”
    沉吟中。
    沈烈面色又是一变。
    宣府为九边之首,这座边境要塞的重要性怎么形容也不为过,宣府失,则京畿一日三惊。
    曾经。
    作为大明防御北元入侵的最重要屏障之一,这座坚城不仅在北疆筑起了坚实的防线。
    也成为了明朝北部边境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军民们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,使得宣府成为了大明的骄傲。
    可后来……
    却变了味儿。
    宣府反倒成了大明的命门和痛处。
    而这一仗。
    让沈烈想到了后世的万历末年,大明与后金决战于沈阳城下,明军与后金激战正酣之时。
    同样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